首先,一篇完整的論文包括:封面、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附錄(是個人情況而定)和致謝幾個部分。
我們先來談談選題部分,每個學校的情況不一樣,有些學校的畢業(yè)論文選題是老師給定的,同學只用根據給定的論文題開展寫作就可以了,但是還有一些學校是沒有給定論文題目的,讓同學們自主選擇自己的論文題目。
那么問題來了,那么廣泛,那么多內容,到底應該選什么呢?小編這就來告訴大家論文的幾個選題方法:
1. 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題目。
我們選的題目,應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為眾人所關心的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反映著一定歷史時期和階段社會生活的重點和熱點。我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意義。
2. 小的理論問題。
注意3點:
(1)非理論問題不應該選
(2)重大理論問題不好選
(3)特別敏感政治問題建議不要選。
3. 自己能做下來的題目。
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所謂“知己”,就是要充分估計到自已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果理論基礎比較好,又有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選擇難度大一些、內容復雜一些的題目;如果自己覺得綜合分析一個大問題比較吃力,那么題目就應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點,把某一問題說深說透。所謂“知彼”,一是要考慮到是否能找到資料,資料又可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指作者親自考查獲得的,第二手資料的主要來源是圖書館、資料室,或者是上網。二是要了解所選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
考慮:興趣、知識、資料、時間
(1)選喜歡的題目。有興趣才有研究的欲望,內在的動力和寫作情緒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知識儲備夠不夠。如果不夠,用半年時間能否補上。
(3)資料夠不夠。至少泛讀五本書以上、精讀二、三本書(近十年內)、三篇以上相關論文(期刊網上下載),研究外國問題,要參考外國的譯著或原著。找資料的追蹤溯源法。
(4)時間夠不夠。盡快定題,慎重定題,然后轉入資料閱讀、構思。寫初稿要留出至少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修改留出一至兩個月。建議下學期開學交初稿,五一以前定稿。趕前不趕后的原則。
4. 中庸之道:不新不舊的題目
太新,沒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相關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
太舊,沒有研究價值和必要,得分不會高。
下面就針對會計、金融、財務相關專業(yè)給出一些論文選題,供大家參考:
新舊會計準則的比較和分析 論企業(yè)會計制度的微觀性 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思考 對關聯交易審計的探討 論企業(yè)戰(zhàn)略成本管理 論企業(yè)價值管理 淺論企業(yè)的負債經營 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 淺議存貨的舞弊及其識別
分析制度和規(guī)則導致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
論我國中小企業(y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企業(yè)理財策略的選擇 淺論內部財務控制及其作用
民營企業(yè)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
試論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與治理
關于中小企業(yè)會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淺談知識經濟下的會計信息披露
對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及計量模式的認識
淺談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制度
淺談審計風險的存在及防范 淺論內部控制與審計 試論審計的法律責任 對計算機舞弊審計的思考
淺論制約我國民間審計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如何進行股本結構調整 企業(yè)價值評估的方法與意義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fā)展對我國健全內部控制的啟示
試分析企業(yè)并購行為的財務意義
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及其風險防范
試析預算執(zhí)行的控制形式
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財務風險效應分析
淺議無形資產投資決策評價方法與標準.
淺談股本結構調整與財務指標.
淺談籌資風險
基于產權理論的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
論企業(yè)財務治理權配置中的債權人地位
略談如何在企業(yè)戰(zhàn)略決策實現財務管理功能
淺談非財務指標在企業(yè)業(yè)績評價體系中的運用
試析財務預算管理與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
淺談企業(yè)集團如何架構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企業(yè)負債籌資風險的分析與防范
企業(yè)長期投資決策中現金流量的識別
成本管理觀念的更新與成本控制
新思路企業(yè)賒銷活動財務管理對策
財務目標的滾動控制和彈性控制
淺談企業(yè)籌資風險產生的根源
淺論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重疊關系
選完了題目,接下來就是寫開題報告了。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論文名稱
注意:論文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2. 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包括:
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fā)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3. 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這一部分要回答的問題是:在我選擇的這一論題上,前人的研究已有哪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成果,已有的成果還存在哪些不足需要進一步探討,或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可以采用哪些更好的方法。
4. 論文的基本內容?;緝热菀话惆ǎ?/p>
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
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5. 參考文獻
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對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同雜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條以內為宜,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下面就正式進入正題了,寫論文。
小編在這里是建議大家寫論文的時候,一定要先列一下提綱,清楚知道自己從哪些方面去寫,之后把提綱細化就可以變成論文的目錄。
提綱確定好后,就可以開始根據具體的提綱來查找能夠去支撐你論點的論據——學術期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2天左右的時間找好需要的期刊文獻,后面的論文寫作才會更快更好的完成。
目前收集國內外學術期刊比較全面的主流網站有以下這些:
1. 百度學術——資源整合
2. 中國知網——期刊齊全
找到論點,理好論據,論證自然就有據可循,文思泉涌!
再就是正文部分。
首先是摘要。摘要是一篇論文的濃縮和精華,需要讓人一眼了解到你做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發(fā)現。
【格式規(guī)范】
(1)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可根據文摘類型有所側重)
(2)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應控制在200字上下。
(3)外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
(4)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本人”“我們”等作為文摘陳述的主語。
【內容規(guī)范】
(1)簡介:為什么要進行本項研究;
(2)方法:用什么方法做這個研究;
(3)數據:用什么樣的數據來驗證你的方法;
(4)結論:從研究中得出什么結論;
(5)意義:得出的結論對研究領域和實踐有什么意義。
其次,正文是論文的核心,在引言引出問題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集中表現。
【寫作要點】
(1)圍繞一個中心安排結構,取舍材料,展開論證。
(2)合理夠段。每一段必須集中表達一個意思;注意各段之間的邏輯聯系與銜接,使文章承上啟下,前后照應。
(3)靈活運用立論的各種具體論證方法(例證、引證、類比、因果法、反證法)。
(4)正文中可多使用圖表,使表述內容的邏輯性、準確性更強。
最后是結論部分,結論是論文的基本構成成分,不能不寫結論,但又不能是標題或正文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還要避免結論的內容仍屬于“結果與分析”。
【格式和內容】
(1)簡述試驗、研究的最后結果;
(2)根據試驗、研究的結果作出的結論;
(3)說明結論適用的范圍;
(4)說明該項研究成果的意義;
(5)對該項研究工作發(fā)展的展望。
【注意】結論用語應斬釘截鐵,不能寫成對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如果得出結果的要點在正文沒有明確給出,可在結論部分以最簡潔易懂的文字寫出。
最后最后,就是參考文獻啦~
參考文獻往往被作者忽略,但是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的標準著錄格式】
(1)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2)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
(3)期刊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4)報紙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5)學位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6)會議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會議名稱,會址,會議年份.
【5種常見文獻引用問題】
(1)引而不注:把原作者的研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當作自己的論述而不注明出處。
(2)有意漏引:為了減少工作量等原因,故意不查閱或不提及某些文獻。
(3)過度他引:為了給人研究基礎扎實的印象,故意加入大量沒有參考過的、不相干的文獻。
(4)模糊引注:不標出具體的引文出處,如分冊數、頁碼等。
(5)轉換引注:將未查閱過原始出處的轉引標注為直引,或者將引自譯著的引文標注為引自原著。
【注意】
(1)所錄參考文獻必須在文中句后右上角標出,按順序排列。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2)以各學校各學科不同要求格式為準。
你以為寫完這些就可以提交了?不,還有最后一環(huán)——【致謝】
感謝其他老師。毫無疑問,必須要感謝其他老師,這點經常會被同學們忽略,隨便羅列幾個名字就過去了,其中,這里面也是很有講究的。感謝老師的幫助,換個角度也是說明你有能力獲得老師的幫助。這個老師的級別越高越好,江湖地位越牛越好。當有人讀到你論文的后面部分,發(fā)現你的一篇論文竟然能獲得這么多大牛的指點,那么論文的身價就會倍增。
感謝同學、高年級、朋友、兄弟、姐妹或家人等。室友同學們,一起并肩戰(zhàn)斗到畢業(yè);師兄師姐們,在學術上多有指點;父母親人們,給你最溫暖的關懷······就沖著這些情誼,也該感謝他們。
小編知道,畢業(yè)論文讓大家都很頭禿,但是小編希望這不是交差性質的敷衍,也不應該是槍手的比拼,而是你自己對這四年的一個總結。
希望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正視大學畢業(yè)論文,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給你的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