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引用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引用分為指示性引用、繼承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
批判性引用是指作者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結論,目的是提出不同的觀點或糾正他人的錯誤。
繼承性引用是指作者引用他人的具體結果和結論,目的是為自己的研究結果或論點提供證據(jù)。
指示性引用是指作者沒有引用參考文獻中的具體結果和結論,只是給出專業(yè)背景說明。
引文應在論文中的引用處和全文最后的參考書目處注明。參考文獻的引用和開列格式在國家標準和期刊標準中均有明確規(guī)定。
不同的期刊對于文獻類型、起止頁碼、標點符號、作者姓名等格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表明,論文作者除了經(jīng)常在前述的文獻選擇原則上出錯,還經(jīng)常在引用格式上出錯,而且容易忽視標準化格式的重要性。
論文的引用格式包括很多種,例如MLA格式、APA格式、哈佛格式、芝加哥格式。
哈佛格式采用作者-日期法。
芝加哥格式有時也被稱為杜拉賓引注格式,主要使用上標數(shù)碼、腳注、尾注、作者-年份等形式引注。
APA格式是美國心理學會制訂的論文撰寫格式,其特征是引用作者、年份加頁碼。
MLA是美國現(xiàn)代語言協(xié)會制訂的論文引用格式,其特征是引用作者加頁碼。
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格式:注釋-參考文獻表制、著者制、順序編碼制。
文獻引用要有技巧,從論文評價的形式標準上來講,參考文獻在體現(xiàn)研究成果層次上具有明顯的評價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