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不是大學教授們的專利,咱們幼兒園教師一樣也可以做研究、寫論文,只要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的原因、表現(xiàn)、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這些)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就可以形成一篇好的論文。
完整的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作者單位、姓名、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五個部分組成。
題目是論文的眼睛,是連接文章和讀者的橋梁。標題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論文的質量和推廣度。
題目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就知道你的文章要說什么,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標題也不能過于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匯,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不知所云。三要新穎。標題要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窠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有的文章還會有副標題。
副標題用于對主標題進行補充、強調,如研究范圍的界定、論文側重面、研究取徑等。
總的來說,題目應回答你研究的是什么。好的論文題目應該是:信息量足、簡潔、客觀、易引起讀者的興趣,而且你研究領域內的同行一看就懂。
關于標題,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
1.《淺析學前兒童繪本閱讀教育》
這個題目,打眼一瞅并不知道文章到底要講什么,只知道是繪本閱讀的一些問題。“淺析”“初探”“探索”這類詞匯都代表著這篇文章就是簡單聊聊某些問題,不會深入,會讓人覺得文章比較簡單、沒有見地。
2.《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
看到這個題目,我們會覺得很寬泛的內容,因為實踐研究、繪本閱讀的內容很多的,到底哪聚焦在了那一方面。這種標題就屬于抽象和空洞。并且這樣的題目,很容易淹沒在一堆稿件中,不打眼。
3.《幼兒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比較聚焦,能看出到底要研究哪一個方面,一目了然。
4.《回歸兒童本位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實踐》
這個題目就非常清晰,聚焦在了繪本閱讀的教學工作中,并且這個教學活動不是隨便發(fā)起的,是以兒童為本位的,讓人一看就知道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