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業(yè)與就業(yè)是大學生學習的歸宿,對大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從人文關懷的視域 出發(fā),圍繞擇業(yè)的依據、求職的技巧對大學生擇業(yè)與就業(yè)進行了探討,希望對在校大學生有一定的借 鑒參考價值。
一、大學生擇業(yè)就業(yè)
擇業(yè)和就業(yè)是每一個大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 “所謂擇業(yè)是指個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社會的 需要,主動選擇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過程;所謂就業(yè)則是通 過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開辟新的工作崗位、實現新業(yè)績的 實踐過程。”現實社會里,擇業(yè)與就業(yè)兩者是相輔相成、 互為因果、緊密相連的。擇業(yè)是就業(yè)的基礎,就業(yè)是擇業(yè)的 外在表現。擇業(yè)和就業(yè)雖然有主觀能動性的一面,強調主 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也要尊重客觀現實,個人的擇業(yè)與就業(yè) 要同經濟社會發(fā)展聯系起來,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 學生在對待擇業(yè)與就業(yè)時,應把握好擇業(yè)的依據和求職的 技巧,它讓求職者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yè)市場時能準備得更 充分,為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打下良好的基礎。
擇業(yè)的依據
(一)確立擇業(yè)原則 1.胸懷大局的原則 實事求是地說,大學生找工作并不難,難的是找到一 份理想的工作。作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沒 有必要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也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縮不 前或自暴自棄,對于當前的就業(yè)形勢,既要看到嚴峻的一 面,也要看到其中的有利契機。例如,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將 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 的就業(yè)問題,不斷出臺相關的就業(yè)措施;結構性改革帶來 新的就業(yè)機會等等。 2.面對現實的原則 面對現實,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既不能 狂妄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要從性格、氣質、能力、知 識、專業(yè)、興趣、特長給自己在擇業(yè)與就業(yè)方面一個正確 的導向定位,盡可能避免擇業(yè)與就業(yè)的盲目性,增強擇業(yè) 與就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目的性和成功率。大學生應考 慮到我國經濟正在發(fā)展中,有些新型產業(yè)尚在初始階段, 需要人員的數量是有限的;其次,要考慮到雖然經濟體制的 改革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但同時在某些部門或單位卻 出現“富余”的人員;還要考慮到全國各級黨政機關正在 裁減編制;最后,還應考慮到我國人口眾多,年年都有眾 多城鎮(zhèn)青年進入就業(yè)年齡。 3.主動選擇的原則 職業(yè)選擇也是一種競爭。畢業(yè)生不能消極等待,而應 積極參與競爭。這就要求畢業(yè)生積極主動掌握國家經濟 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通過人事平臺了解就業(yè)趨勢和用人單位信 息。此外,要查缺補漏,提高知識儲備,從身體、心理、 技能等方面提高就業(yè)能力,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不打無把握 之戰(zhàn)。 4.分清主次的原則 在擇業(yè)過程中,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是多方面的,比 如工作地點、單位性質、工作條件、生活待遇、人員構 成、使用意圖等等。這些條件不可能樣樣隨心如愿。因 此,必須分析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從是否 有利于自己作用的發(fā)揮,是否能夠勝任工作出發(fā),作出適 當的抉擇。切不可因一味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而失 去良機。
(二)清楚自己的心理特點 一個人的職業(yè)應與本人的興趣、個性、氣質、性格等 心理特點基本吻合。因此,大學畢業(yè)生要清楚自己的心理 特點。而這種“清楚”的程度,將會在一定范圍內影響到職業(yè)選擇的理想與否。 1.個性與擇業(yè) 個性即個體獨有的、穩(wěn)定地對待現實的態(tài)度和習慣 化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在對社會、對他人是熱情還是 冷漠,是積極交往還是退縮回避,是真誠相待還是虛情假 意,是自信還是自卑;對權威是服從還是抗拒,是迷信 還是懷疑等等。畢業(yè)生在職業(yè)選擇和專業(yè)定向的過程中, “個性”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例如一個人性格內向, 不善言辭,學養(yǎng)豐富,那推薦他(她)從事研究工作;如 果一個人性格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往,那推薦他(她) 從事公關、產品推銷之類的工作。 2.興趣與擇業(yè) “據有關研究表明,一個人對某一項工作感興趣,能 發(fā)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 疲勞。”反之,則只能發(fā)揮全部才能的20%-30%,且易于 疲乏。興趣有方向性、意志性的特點,又有多樣性、不穩(wěn) 定性的特點。我們應借助前兩種特點堅定地投身到某種 職業(yè)中去,并為之獻身。對后兩種特點,應借助職業(yè)興 趣測驗,了解清楚自己的職業(yè)興趣,幫助自己將愿望與特 定的職業(yè)領域聯系在一起。興趣的發(fā)展一般須經過有趣、 樂趣、志趣三個階段。從有趣開始,逐漸產生樂趣,進而 與奮斗目標相結合發(fā)展出志趣。移之于工作,恰是古人所 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氣質與擇業(yè) 氣質是人們在與外界事物接觸中反映出的感受性、耐 受性、反應的敏感性、情緒的興奮性以及心理活動內向 性與外向性等特點。它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 特征。氣質一般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郁質四 種。但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是幾種氣質兼而有之的混合 型。氣質并無好壞之分,也并不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 成就大小。但氣質確與擇業(yè)有關。擇業(yè)中,如能適當注意 氣質類型特點,必然有助于個人,有益于社會。多血質的 人由于具有活潑、好動、敏感等特點,較易適應新環(huán)境, 適合做公務員、醫(yī)生、律師等工作,但不適合做過細的、 機械性的工作。膽汁質的人群因其熱情、直率、脾氣急躁 等特點,適合做導游、節(jié)目主持人、演員等工作,對需 要長期安坐的工作很難勝任。抑郁質的人因其情緒體驗深 刻,具有很高的感受性,適合從事機要、人事、秘書等工 作,也宜于從事研究工作和藝術造型工作。
(三)采用合適的決策方法 掌握了行動原則,清楚了心理特點后,還需要采用周 密計劃型決策方法:第一,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即意識到 必須就什么問題做出一個決策。第二,收集有關信息。了 解什么是決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搞清這些信息資料的最 佳來源和收集渠道。有些資料需要通過個人的自我認識才 能得出。有些資料則必須通過外部渠道獲得,如書籍,他 人等等。第三,排列出各種備選方案。通過收集資料,可 以大體上確定兩種或幾種可能的行動方案。還可以根據手 頭的資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組成各種新的選擇方案。 在決策的這一步,需要排出所有可能的、理想的選擇方 案。第四,權衡利弊。根據掌握的信息資料,施展豐富的 想象,預測各種選擇方案執(zhí)行后可能出現的結果。執(zhí)行這 些方案后,分析在步驟“1”中確定的問題是否能夠解決。 經過艱苦的分析思考,開始傾向于那些有望解決問題或 達到最終目標的選擇方案,并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體系, 將各種選擇方案按優(yōu)劣排序。第五,做出選擇。一旦權衡 了全部利弊,即可找出合適的選擇。在本步驟中做出的選 擇,一般與步驟“4”中排出的優(yōu)先排序中的第一方案大致 相同。第六,采取行動。即開始采取一些積極的行動來實 施步驟“5”中的決策。第七,檢查已做出的決策及其后 果。在實踐中檢驗決策,驗證它是否已解決了或是否有助 于解決在步驟“1”中提出的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維 持原決策不變;如果決策的實施沒有解決所確定的問題, 就需要按本程序從頭開始,以便做出新的決策。如收集更 詳細的資料或不同的資料,尋找新的選擇方案等。
求職的技巧
做出了“擇業(yè)決策”后,即進入了雙向選擇中的“雙 向信息交流階段”。本階段的實質是畢業(yè)生與用人單位雙 方以各種手段進行對話、摸底和談判,從而確定能否合作 以及如何合作。因此,本階段是擇業(yè)過程中,十分重要的 階段。
(一)求職信要求 求職者與用人者通常以書面形式進行雙向交流。求職 信、履歷表、推薦信、求職申請表等最為常用。 1.求職信寫作具體要求 就聘請、應聘關系而言,用人單位主動接觸求職者的 情況固然有,但很少;更多地是求職者主動向用人單位 提出聘用申請。因此,求職信是求職者必須寫好的重要信 件。第一,篇幅適中。不宜洋洋灑灑幾十頁,令人厭煩; 也不宜過短,一般來說,以一千字左右為宜。第二,文字 講究。如有書法特長,宜親筆撰寫;如無書法特長,宜請 人代寫或打印。如被求職單位是合資企業(yè),宜準備一份中 文、一份外文的求職信。不宜用復印件廣為散發(fā)。第三, 不用忌語。如“本人某月某日要赴外地實習,敬請貴經理 某月某日前復信為盼”之類說法不要用。因表面客氣中 限定了回復時限,易招致用人單位反感。也不宜用“現有好幾家單位欲聘我,所以請您從速答復我”之類的文字, 因挾以自重、待價而沽、虛張聲勢氣味太重。第四,內容 充實。要言之有物,句句“干貨”。更要先聲奪人,使其 觀頭而不得不往下看。宜寫清勝任某項工作的條件。寫 時,既不可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強調具有“合 作精神”,能與同事共事。否則水平再高,亦難被錄用。 第五,附件齊全。求職信后,要將本人畢業(yè)證書、學位證 書、近期照片、加蓋公章的證明材料等附上,一并寄給用 人單位。第六,信封、信紙、郵票精美。要有精美的信 封、信紙、郵票,以引起用人單位注意,獲其好感。 2.履歷表等寫法要求 第一,履歷表內容及格式。格式可自由設計,以清 楚、醒目為準。內容包括:姓名、性別、住址、電話、出 生時間、出生地、國籍、受教育情況、工作經驗、愛好、 特長、證明人等等。第二,撰寫時須注意下列幾點:一是 要具體陳述成就,最好用百分比或數字來表示,不要開頭 即是工資、獎金等敏感問題。二是主要成就要注明時間、 地點、證明人;不要在個人愛好、興趣上大作文章。三是 要重點強調對求職有利的方面;不要把優(yōu)點和盤托出,留 一些待面談時再提出來。第三,推薦信、求職申請表的寫 法要點。推薦信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為好。一味寫優(yōu)點, 缺點只字不提,反而會使人生厭、懷疑。項目應包括:被 推薦人姓名、通訊地址、目前職業(yè)、雇主、專業(yè)、推薦人 姓名等。求職申請表的格式多種多樣。但究其內容,均不 外下述內容:填表日期、姓名、地址、電話、申請何種工 作、特長、年齡、身高、體重、國籍、學歷、經歷等。
(二)面試技巧 面試是全面了解求職者最重要的手段。面試官可以從 言語和非言語等方面考察求職者看問題的角度、知識層 次、思想素質、特長,還能近距離觀察求職者的姿式、態(tài) 度、表情,借此進一步了解求職者的素質、能力、教養(yǎng)程 度。從求職者方面看,面試的實質是推銷自己。力陳自身 之長、決心之大,力求將自己推銷給用人單位。 1.面試形式 “面試大致可分為個人面試和群體面試兩種。前者是 考官對一個面試者;后者是將許多求職者集中起來進行面 試。”目前,很多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喜歡采用個人面 試形式。 2.面試過程 面試一般會先問一些簡單問題,從拉家常開始;隨 后,問題將不斷地提出來。多數問題是“有疑而問”,少 數問題是“無疑而問”。但可以肯定,所有的問題均有 “借機觀察求職者反應”的意圖。面試一般以“沒有明確 結果”的形式而結束。但實際上,考官心中基本上已經有 數了,只是想過后再通知面試者而已。 3.面試禮儀 第一,外貌裝束。宜大方、典雅、整潔,不宜花哨。 第二,姿態(tài)。宜采用考官指定的姿態(tài)。如讓坐即坐,不讓 坐不宜自行坐下。站、坐、行都應穩(wěn)重。第三,觀察與傾 聽。要注視考官,但不宜死盯對方,耐心傾聽,不要心不 在焉或輕率插話。第四,言語技巧。稱呼考官要既尊敬又 靈活,語速宜適中,不宜長篇大論、侃侃而談。 4.面試策略 面試如此重要,自然應認真準備。策略方面的準備尤 其應該充分。具體為:第一,準備周密。要做到知己知 彼,掌握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對方可能提什么問題,自 己要怎么回答,事先要做好充分準備。第二,巧妙自薦策 略。要自然巧妙地顯示你的潛能,不失時機地展示自己。 注意做到強調自身特長而不認為是自負;談及自身弱點而 不被誤為庸才。第三,誠實策略。面試過程中,一定要對 自己實事求是,對優(yōu)點不夸大,對缺點不回避,切忌虛偽 撒謊,這樣才能化不利為有利,給人誠實可信的好印象。 第四,謙虛策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但 也不可唯唯諾諾,待人接物要做到自信、真誠、大方。 5.機敏策略 面試講究機智敏捷。一是面試前要做足功課,知己知 彼,方能做到有問有答,有答必中。二是要學會在交流中 揚長避短,避開尷尬境地,把話題內容引入自己善長的領 域,盡可能把握主導話語權。應試的時候應試者要淡定從 容,具備足夠的敏感性,善于理解對方的弦外之音,抓住 對方談話的要點和實質。
以上就是關于“ 大學生擇業(yè)就業(yè)論文(大學生就業(yè)選擇論文) ”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技巧知識,請持續(xù)關注PaperPass論文知識頻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論文知識哦。